|
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在仿效别人方面比任何国家做得都好,但是近来,事情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 b1 r" { g9 u; m( f+ _/ j* K
9 n5 n& g4 q! k6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悄然走到了世界创新的前沿,“Copy to China”越来越少,“To copy China”渐渐成风,庞大的中国市场加上独有的创新力已经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跻身世界互联网产业一线行列。
4 l# M( G+ t5 ^& e& Q% Y: |- D( y. J1 V
在这变化的背后,中国创投企业业居功甚伟。他们发掘、投资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加快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速度。, `- Q2 l; D' J1 c/ L" l; w
3 ]$ k q: y/ h* |
不仅如此,他们正在帮传统企业完成产业升级,帮国内的企业到海外去寻找可以带来技术、管理、品牌等各方面提升的并购标的。
' `) p+ r9 I" Y6 [0 w) q4 j( O \ H/ S6 t% H2 G# w
“Copy to China 模式已经达到极限。”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2015年来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前两年他的著作《从0到1》风靡中国创投圈,大家从中寻找着创业、投资的智慧。《中国创投简史》描绘的这20多年是中国创新创业从0到1的历程,也是中国创投行业从0到1的历程。在1999年、2000年的时候,VC/PE一年的投资总额只有5亿美元左右,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也不大,很多基金就是1亿美元的规模。现在,中国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总量超过5万亿人民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机构大约2万家,活跃的管理机构接近1万家。虽然发展已经很快,但是,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看,这还只是源头。" t' a8 k% e6 N% x2 M7 l x. `$ ~8 r
; J2 m9 a" i# k* t, E这两年,创投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监管权从国家发改委转到了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要求基金备案、要求从业者参加从业资格考试。中国创投行业由此从松散、随意走向规范。
0 j$ O7 ?- `5 Y8 f2 K
! n# w5 k7 b9 d, a2 i8 d0 r本书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开始,国际投资巨头进入中国、本土创投崛起一路讲述到新一批投资机构大范围诞生。历史在演进,成败得失的故事在不断发生。但是,我们深知我们的历史描述终究是沧海拾粟,我们无法记录所有成功的投资,有些成功甚至难以为外界所认知。 g$ k7 E$ Z( u- a
& v) j, |0 C" s+ K1 R: f
所以,让失败沉沙于大海,仅留其一二警示后人,我们用更多笔墨来记录下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4 J! s8 A; K m* e# j% y5 b# l/ ]: { C8 Z( s
本书的作者团队由投资界网站的核心采编人员组成,投资界网站(www.PEdaily.cn)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清科网。依托清科集团深厚的行业资源,16年来,投资界网站坚持提供专业、准确、及时的资讯以及深度报道,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素材,这一次,我们择其要者编撰成《中国创投简史》。2 K! \! t; k: u3 P# ~3 v+ {0 O+ i
' j: D. I: V- u$ _0 O历史上,有些创业投资的故事有多个版本,我们多方求证,尽力还原史实。这些年,很多机构都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但是薄薄的一本《中国创投简史》难以涵盖所有,如有疏漏,非我所愿,还请谅解。我们也欢迎您提供更多史料和数据,我们将在未来的增订版中补充。
& Y- [6 u6 P( X) F$ U7 ^8 K4 K- c9 s8 ] X
如果新进入者通过此书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创投行业的历史,对我们来说便是不负初衷;如果有人可以从前人的成败中获得激励或启示,这将是这本书记录历史之外溢出的价值。6 F: V/ s2 y' j
7 x5 ^2 ^& d8 u. E% V& B$ K7 h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pe.pedaily.cn/201703/20170310409875.shtml |
|